当前位置:首页 > 天富注册 > 正文

2023河北医保新政策

摘要: 河北医保缴费截止时间2023 2023河北居民医保缴费时间为从10月至12月25日,每月的1-25日为缴费期,26日至月末为封账...

河北医保缴费截止时间2023

2023河北居民医保缴费时间为从10月至12月25日,每月的1-25日为缴费期,26日至月末为封账期不能缴费。

缴费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发展,原来的筹资水平已无法满足群众对医疗保障的需求,需通过同步提高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标准,提升群众待遇保障水平,促进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

缴费方式:微信缴费:登录“河北税务”微信公众号,在社保缴纳-城乡居民社保费-城乡医疗自主缴费模块,输入身份证号码。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给自己和家人缴费。其他缴费方式:缴费人还可以使用“冀时办”手机APP、河北省电子税务局网页版等电子缴费方式进行参保缴费。

河北

河北,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河北省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

河北省河流众多,长度在18公里以上1000公里以下者就达300多条。境内河流大都发源或流经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区,其下游有的合流入海,有的单独入海,还有因地形流入湖泊不外流者。

医保2023年最新政策

众所周知,每个在职和退休人员都有可能面临不确定的疾病风险,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就是来防范化解医疗费用负担的。所以说,医保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花小钱得大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职和退休人员注意:2023年医保将迎来4大新变化,你能受益吗?看看到底有哪4个新变化呢?

第一个,2023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发放变化。

      居民医保每年缴费都是提前在上一年的10月至12月缴费的,也就是说2022年居民医保缴费的年度就是2023年。居民医保缴费迎来新调整,7月8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23年居民医保的缴费标准,其中个人缴费最低标准从320元上涨到350元,上涨30元,财政补助从580元上涨到610元,上涨30元。

第二个,在职和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发生变化。

      目前,每个省份门诊共济保障改革进度有快有慢,部分省份已经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划入进行同步改革,也就是在职人员单位缴费部分不计入医保个人账户,退休人员由本人养老金的4%调整为当年全省养老金平均水平的一定比例划入,具体划入比例依据各省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安徽从2022年7月起,在职人员按2%返还,退休人员按全省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返还;江西、江苏、广西从2023年1月起,个人按2%返还,退休人员按全省养老金平均水平的返还。

第三个,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发生变化。

      7月26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在官网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和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办规程,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这意味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迎来大变化,主要体现3点,下面依次介绍一下。

      1、从国家层面,统一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政策,也就是统一按“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执行异地就医报销。

      2、异地就医备案规范便捷,基本实现医保报销线上线下都能跨省通办。另外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备案后,如果医保没有断保或没有换地就医的,备案长期有效;对于临时外出就医的人员,临时备案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也就是说今后不用就医一次备案一次。同时容许出院结算前补办异地就医备案。

      3、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范围。将急诊抢救费用、住院期间院外检查治疗购药费用和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第四,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报销发生变化。

      2020年8月27日,国家医保局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结合实际,出台自己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

      目前各省进度有快有慢,有的省份已经出台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政策,包括安徽省,2022年7月起,在职和退休人员可以享受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年起,更多省份会出台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政策,这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需要门诊消费的在职和退休人员是一个利好消息。

      总之,2023年医保将迎来4大新变化,是医保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在职和退休人员的一项福利,今后医保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便利。

2020年医保新政策是什么

一、医保新政策2023年最新

      首先,第一个变化是将会改变医保返款的标准。我国逐步完善职工医保制度,制定新的医保返款标准,河北、河南等地已经落实执行这项新制度。新标准要求,在职职工返款额度统一按照缴费数额的2%划入,退休职工按照上年度养老金2%计算返款数额。

      与此前规定相比,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返款数额将会有所下降。预计将从202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项新标准。

      第二项变化是改善职工门诊的待遇水平,部分地区职工门诊的报销比例有所提高,最低报销比例高达50%。在职职工个人医保账户中的钱还可以和家属共用,家属可以用账户里的钱缴纳新一期医保费用。

      第三项变化是提高部分地区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不同地区医保费用上涨幅度有所不同。医保缴费上涨数额为350元到600元不等,江苏常州等地将医保缴费数额上涨到930元。

      第四项变化是从2023年开始,扩大异地医保服务范围,简化异地医保办理手续,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长期在异地生活的医保用户,不用定期返回办理地为医保账户缴费,在相关部门办理好备案手续,便可以继续用原有账户参保了。

      第五项变化是上调职工医保缴费基数,职工医保的缴费数额是与职工的工资挂钩的。职工的工资上涨,职工医保的缴费数额也会有所增加。以福建地区为例,与2021年相比,2022年职工医保缴费数额上涨316元。此前,部分居民对医保的认识程度不高,没有定期缴纳医保费用,参加医疗保险。

二、2023医保国家政策新规定

      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人们对医保的重视程度增强。每个人可能都会生病,需要去医院看病,消费。

      不少人感叹,治病太贵了,上了严重疾病,本有机会治病,但却因为没有钱治病,而不得不放弃治疗。

2023医保有什么新变化

一、医保新政策2023年最新

      首先,第一个变化是将会改变医保返款的标准。我国逐步完善职工医保制度,制定新的医保返款标准,河北、河南等地已经落实执行这项新制度。新标准要求,在职职工返款额度统一按照缴费数额的2%划入,退休职工按照上年度养老金2%计算返款数额。

      与此前规定相比,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返款数额将会有所下降。预计将从202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项新标准。

      第二项变化是改善职工门诊的待遇水平,部分地区职工门诊的报销比例有所提高,最低报销比例高达50%。在职职工个人医保账户中的钱还可以和家属共用,家属可以用账户里的钱缴纳新一期医保费用。

      第三项变化是提高部分地区居民医保缴费标准,不同地区医保费用上涨幅度有所不同。医保缴费上涨数额为350元到600元不等,江苏常州等地将医保缴费数额上涨到930元。

      第四项变化是从2023年开始,扩大异地医保服务范围,简化异地医保办理手续,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长期在异地生活的医保用户,不用定期返回办理地为医保账户缴费,在相关部门办理好备案手续,便可以继续用原有账户参保了。

      第五项变化是上调职工医保缴费基数,职工医保的缴费数额是与职工的工资挂钩的。职工的工资上涨,职工医保的缴费数额也会有所增加。以福建地区为例,与2021年相比,2022年职工医保缴费数额上涨316元。此前,部分居民对医保的认识程度不高,没有定期缴纳医保费用,参加医疗保险。

二、2023医保国家政策新规定

      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人们对医保的重视程度增强。每个人可能都会生病,需要去医院看病,消费。

      不少人感叹,治病太贵了,上了严重疾病,本有机会治病,但却因为没有钱治病,而不得不放弃治疗。

2023年医保卡个人账户的最新政策

一、调整待遇等待期

      自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全市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和长护保险的待遇等待期,与国家、省相关规定保持一致。

      (一)职工医保。

      用人单位及参保人员首次参加职工医保、欠费未补缴或者欠费3个月以上已补缴的,从缴费之月起3个月后享受基本医保待遇;欠费3个月以内(含)且已补缴的,从缴费次日起享受基本医保待遇。

      (二)城乡居民医保。

      城乡居民在集中缴费期内(9月1日至12月31日)参保缴费的,不设待遇等待期,待遇享受期间为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未在集中缴费期内缴费(不含特殊困难人员)的,从缴费之月起3个月后享受基本医保待遇。

      (三)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待遇等待期保持不变,即连续缴费满6个月后,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相关待遇。

      (四)长护保险。

      长护保险待遇等待期与基本医保保持一致,但基本医保住院医疗待遇与长护保险待遇不得同时享受。

      (五)跨制度转移。

      参保人员连续2年(含2年)以上参加基本医保(不含当前年度),因就业等个人状态变化,在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之间切换参保关系时,其待遇等待期按以下规定执行。

      1.中断缴费未超过3个月(含)的,从续保缴费次日起享受基本医保待遇。2.中断缴费超过3个月的,从续保缴费之月起,3个月后享受基本医保待遇。3.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复转军人、原享受公费医疗保险的、刑满释放人员等)终止后3个月(含)内参加基本医保的,从参保缴费次日起享受相关待遇;3个月后参加基本医保的,从参保缴费之月起,3个月后享受基本医保待遇。

      参保人员参加基本医保不足2年,因就业等个人状态变化,在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之间切换参保关系时,其待遇等待期按首次参加职工医保或者是否在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续保的相关规定执行。

      参保人员因病住院期间,不得办理跨制度转移医保关系。

      (六)跨统筹区转移。

      参保人员跨统筹区转移医保关系时,接续时间未超过3个月(含)的,从接续缴费次日起享受相关待遇;接续时间超过3个月,从接续缴费之月起,3个月后享受基本医保待遇。

二、统一异地就医政策

      自2022年10月1日起,调整全市基本医保异地就医备案及基金支付政策,与国家、省相关规定保持一致。

      (一)统一异地就医备案人员范围。

      1.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以下统称异地长住人员),办理长期异地居住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2.转诊到荆门市外就医人员(以下简称异地转诊人员),办理转市外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在急诊抢救期间,办理异地就医备案迹橡雀后,可以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3.未办理异地长住就医备案、非急诊且未办理转诊备案等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以下简称其他临时外出人员),出院前向参保地申请补办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二)统一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

      1.异地长住人员办理备案登记后,备案长期有效。

      2.异地转诊人员、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和其他临时外出人员备案有效期为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内,参保人员确需回参保地就医的,按参保地标准享受医保待遇,无需撤销备案。

      (三)调整异地就医医保基金支付政策姿早。

      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医疗费用、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普通门诊费用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门诊(药店)购药费用等,执行就医地基本医保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执行参保地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和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相关政策。具体如下:

      1.异地长住人员,执行与参保地同等政策。

      2.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门诊(药店)购药费用执行参保地同等政策,其他费用比照市内同等级别医药机构计算待遇,按降低10%的标准支付。

      3.其他临时外出人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门诊(药店)购药费用执行参保地同等政策,其他费用比照市内同等级别医药机构计算待遇,按降低20%的标准支付。

三、取消基本医保意外伤害就医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自2023年1月1日起,参保人员因意外伤害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设基本医保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

      本通知未涉及的内容,按国家、省和市医保相关规定执行。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如高准。国家、省另有规定时,从其规定。

2023年医保新政策

2023年医保新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门诊报销更多了,报销的年度限额增加、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提高,报销范围扩大增加了之前不能报销的项目。

2、住院待遇更好了,降低了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的起付标准,标准越低就是报销门槛越低,报销的金额就越高,待遇也就提高了。

3、就医更加便捷,参保人员的门诊选点增加了,可以有三个选点,可以直接选择大点进行就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也能作为选点。

统筹基金

医保,即医疗保险,是按照保险原则筹集资金解决我们看病、治疗费用问题而建立的制度,五险一金中的一种,由单位和人共同筹集。其中你就职的单位缴纳的比例占据大头,所有单位缴纳的保费放在一个基金池里,这就是统筹基金,与统筹基金账户对应的就是个人账户,自己按照2%缴纳的保费去全部划入这个账户。

如果是缴满年限退休的人员,不用缴纳保费每个月个人账户也有资金划入,来源于单位现在职工缴纳的保费。如果是退休时没有缴满医保的人员,按照当地政策继续缴纳至期满,其间只有单位缴纳无个人缴纳,个人账户没有资金划入,满期后按照退休人员享受待遇。

发表评论